欢迎光临河南都市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空荡荡”的印太经济框架,注定难以成功

“空荡荡”的印太经济框架,注定难以成功

■ 社论

一味将技术、产业变成地缘政治工具,无疑违背了亚太地区的时代潮流。

当地时间5月23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这是拜登此次首访亚洲的重头戏。美国官方毫不掩饰地将这一经济合作框架定义为强化美国全球经济领导力的工具,换言之,这一经济合作框架并非为了经济,而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色彩。

5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在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针对记者的相关提问,王毅表示,美国的“印太战略”正在引发国际上尤其是亚太各国越来越多的警惕和担忧。5月23日,王毅在广州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78届年会开幕式并致辞,特别提到,坚持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旗帜鲜明地拒绝任何将军事集团和阵营对抗引入亚太的图谋。

美国用印太来取代亚太,本身就是要稀释已经成熟的亚太经济合作网络,以阵营化的地缘政治思维切割亚太地区内生性的经贸合作网络。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将印太战略作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中之重,不仅全盘接受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而且急剧升级了印太战略的战略等级,将美日澳印四方对话升级到了首脑层级。2021年,美英澳结成三方安全同盟,英美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对亚太的安全构成了尖锐的挑战。此次,印太经济合作框架的发起和成立,名义上是为了经济合作,其实还是地缘政治的延伸。

印太和亚太虽然只有一字之别,但是内涵和本质完全相反。简单来说,亚太是历史性成长的区域合作秩序,从几百年前,亚太地区就形成了区域性贸易合作网络,尤其是环南海地区形成了多方参与的贸易合作网络。可以说,亚太代表着地缘经济合作的逻辑,代表着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凝聚了亚太地区国家和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

反观印太,最初是由德国地缘政治学者豪斯霍弗提出,其初衷就是为新生的德意志帝国在亚太地区的殖民寻找可能性。印太就是生造和拼凑出来的概念,且具有鲜明的地缘政治,甚至是殖民主义色彩。此后日本将印太这一概念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根据,给亚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可以看到,印太内含对抗和竞争的地缘政治逻辑,具有比较鲜明的阵营化的冷战色彩。

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复杂的、多层次的经济合作网络,除了亚太经合组织之外,还有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今年生效的RCEP,是全球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代表了亚太自发的经济合作秩序的最新的共识和成果。美国为了配合印太战略,而发起印太经济框架,从印太经济框架“空荡荡”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为了给美国的印太战略糊上一层经济合作的伪装。

印太经济框架并不是为了推进区域内经贸合作,而是为了拼凑一个产业和技术联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产业链“政治化”、“战略化”的趋势。印太经济框架并非自由贸易框架,而主要指向半导体、清洁能源等,强化美国未来几十年在技术创新和全球经济的领导力和控制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印太经济框架的成员国比较多,但是其成立之初就已经出现了分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技术发达国家是美国的核心盟国。通过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控制,美国的目标是加速产业从中国向东南亚、印度的转移。

需要看到的是,产业以及技术具有双重属性,尤其是高技术产业既有战略安全的属性,也有商业属性,一味将技术、产业变成地缘政治工具,无疑是违背了亚太地区的时代潮流,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河南都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学生校园伤害纠纷化解有了高效新路径。记者从丰台法院获悉,该院设立的全国首个学生校园伤害纠纷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运行一年多来,调解成功率达45%,有效降低了纠纷处置成本和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校园伤害事故引发的侵权纠纷,案件主体不仅涉及学生、家[全文]
    2024-05-29 02:17
  • 近年来,我国结婚人数持续减少、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结婚人数有何变化?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这一数据创下了1986年(民政部网站公布有198[全文]
    2023-06-13 02:06
  • 本报讯(记者熊杰)近日,厦门市启动2023年度文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与确认工作。该项申报资助与奖励包括舞台艺术创作演出项目、闽南文化进校园项目等多种项目。对厦门教育系统而言,闽南文化进校园项目成为各学校申报的重点。根据《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全文]
    2023-02-21 02:06
  • 孕期体重的增加是有一定标准的,国际和国内推荐的标准是:正常体重的女性在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为12.5千克左右。如果明显超过这个标准,母亲孕期和分娩期的并发症会明显上升,胎儿并发症也会明显上升。孕期体重控制的确不容易,一是不少准妈妈怀孕后胃口大开[全文]
    2022-12-27 20:46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河南都市网 hen.newsfc.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